2025-04-30


眼下正是小麦收获季节,往年每到这时,秸秆处理便成了让农民犯难的问题。今年6月初,位于莱西市一家生物质发电公司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用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发电燃料,每年可消耗秸秆、花生壳、枯树枝等生物质燃料30多万吨,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


最近几天在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厂区,不少农民开着拖拉机、三轮车、大货车将自家小麦秸秆送往这里。“每吨小麦秸秆能卖240元,不仅解决了我们处理秸秆的困扰,而且还能增加收入,钱3日之内就能打到我们的银行账户,无后顾之忧。”望城街道林泉庄村的李先生听闻秸秆可以卖钱,赶忙将自家和邻居家的小麦秸秆送到厂区来。

将收购的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用以发电,燃烧后的秸秆灰全部还给农民作有机肥,改良土壤。据了解,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本地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发电企业,项目去年3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现有1台130t/h的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生物质锅炉,配套1 40MW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6月3日,历经400多个日夜建设和调试,公司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目前机组各系统运行平稳。吃下的是秸秆,产出的是电能,公司走出一条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子。

“我们每年可消耗秸秆、花生壳、枯树枝等生物质燃料30多万吨,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能彻底解决农村秸秆处理难、存放难的问题。而且生物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生物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达到碳平衡,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该公司副总经理白广彬告诉记者,公司运行平稳后,年发电量可达3亿度,节约煤炭3.6万吨。



2017(第十三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暨2017年度中国分布式能源优秀奖项颁奖典礼将于8月8-11日在北京举办,详情请点击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080.html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