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摘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电改进程明显提速,随着优先保障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发电,加强调峰能力建设等内容被提出,国内储能市场发展也渐渐成为焦点。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电改进程明显提速,随着优先保障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发电,加强调峰能力建设等内容被提出,国内储能市场发展也渐渐成为焦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对记者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储能市场。据测算,未来的两三年内,我国储能的累计安装量,或将实现七到十倍的增长。大规模商业化发展蓄势待发。

  大规模储能技术是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规模化储能技术应用是推动电能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促进电力改革的必要手段。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调峰能力建设,制订实施《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储能技术系统研发、综合测试和工程化验证平台,推进重点储能技术试验示范等。

  事实上,我国储能技术已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国内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等主流储能技术的成本已经有了大幅降低。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分析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大部分技术的建设成本在人民币2000元/KWh-3000元/KWh之间,较2013年,平均降幅超过50%;预计到2020年,主流技术的成本区间,将降低到人民币1000元/KWh-1500元/KWh左右。

  随着《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通知》的相继发布,能源互联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了能源领域中的发展热点。能源互联网技术、市场相关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储能技术的支持,而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推进,也给储能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应用机遇,让储能的特殊作用凸显出来。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涉及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努力寻求储能技术与市场的更大突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中国储能行业的融资多活跃于二级资本市场,且集中于企业间并购。但随着我国储能项目发展以及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等政策出炉,让国内储能商业模式的日渐成型,为大规模储能金融提供了良好地市场环境。

  “通过投资机构的视角去分析判断有潜力的技术与模式,对于一个技术或模式的价值评判更中立,更客观。”俞振华表示。

  原标题:电改进程提速 储能市场蓄势待发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