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网上一则有人认为“煤改气”是造成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是加剧灰霾空气“帮凶”的帖子引发公众关注。“煤改气”是否如上述所言加剧了北京雾霾污染?
新年伊始,雾霾笼罩华北华东多日,中央气象台今天6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尘埃布满车身,照片刷爆网络;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2016年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9.9%……
雾霾持续肆虐之下,关于雾霾的种种声音扰动着人们思绪。《经济日报》重磅推出“客观冷静探雾霾”调查系列,带你一起探究雾霾成因、追踪雾霾治理。今天请看第一篇:煤改气并非雾霾加重“帮凶” ↓↓↓
「 刷屏: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 」
本轮雾霾已持续多日、横扫多省。2017年1月2日晚,摄影师在北京南站拍摄到刚从上海到达北京的高铁。这辆穿越了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的高铁未经沿途雨水冲刷,尘埃布满整个车身。
这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网友感叹:竟然脏成这样!我们的肺啊……
▲2017年1月2日晚,摄影师在北京南站拍摄到刚从上海到达北京的高铁。
▲这辆穿越了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的高铁未经沿途雨水冲刷,尘埃布满整个车身。
▲据悉,高铁在时速超过200至300公里时,列车交错时会产生空气压,空气压产生的强大气流将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紧贴到高铁车身,使洁白光滑的高铁车身布满尘埃。
网友评论:
@九月与十二:雾霾:天冷了,我给你一件灰色的外衣!
@小西红柿应该和葡萄做朋友:高铁经历了什么?那在雾霾区生活生存的人们经历了什么?!
@夜宿八宝山:车脏了擦擦就干净了,肺脏了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大炭王: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小狐狸卖空气,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才过了12年,就成了现实了吗
「 北京:2016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9.9% 」
1月3日,北京市环保局介绍,2016年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
据介绍,与2015年相比,2016年北京市各项污染物同比均有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28.6%、4.0%、9.8%、9.9%。
就具体的污染物来源来看,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北京的PM2.5主要来自于燃煤、机动车等的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空间分布呈现由南向北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特征,其中京西南区域站浓度最高,达到102微克/立方米;京东北区域站浓度最低,为49微克/立方米。
2016年北京共发生PM2.5重污染38天,其中五级29天,六级9天,对全年平均浓度贡献23微克/立方米,占比超三成。
「 调查:煤改气并非雾霾加重“帮凶” 」
北京市环保局的消息,让深困雾霾中的人们看到一些治理的希望。但是,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室内嗡嗡作响的净化器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京津冀区域跨年的雾霾仍在持续……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会商结果,1月7日之前,京津冀区域重霾将维持,部分地区可能达到严重污染。
雾霾持续肆虐之下,关于雾霾的种种声音也在扰动着人们思绪。
近日,网上一则有人认为“煤改气”是造成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是加剧灰霾空气“帮凶”的帖子引发公众关注。此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天然气并不能算是清洁能源,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有些人甚至认为,热电厂煤改气后,氮氧化物排放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进而恶化雾霾污染状况。
那么,“煤改气”是否如上述所言加剧了北京雾霾污染?记者就此向有关专家求证。
「 专家说 」
◎煤改气是否会导致氮氧化物升高,主要取决于改气之前煤炭的燃烧方式和煤炭品质、改气之后采取的燃烧技术等因素
◎天然气充分燃烧后基本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零污染,也降低了二氧化硫、颗粒物、重金属排放,对改善区域环境有明显效果
◎下一步要继续强化京津冀区域冬季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民用散煤清洁化、燃煤小锅炉和“散小乱污”企业的淘汰治理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员表示,按照我国当前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每年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态水在3亿吨左右,假如全部转化成液态水(但实际上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液态水),平摊在全国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估算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液态水的厚度连0.1毫米/年都不到,仅占大气中可降水量的几十万分之一。所以说,“煤改气”并不是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清洁空气研究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南开大学教授冯银厂回应上述问题时讲道,“煤改气”是否会导致氮氧化物的升高,这主要取决于改气之前煤炭的燃烧方式和煤炭品质、改气之后采取的燃烧技术等因素。如果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会降低。事实上,无论是燃煤、燃气还是燃油,都会排放氮氧化物。
冯银厂说,我国脱硝比脱硫的治理起步晚,近年来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并不像二氧化硫那么显著。氮氧化物浓度的增加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但这是可控的。污染成因和机理非常复杂,不能因为氮氧化物浓度没有明显下降,颗粒物污染依然严重,就说是“煤改气”造成的,这是不科学的。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为防治雾霾污染,在调整能源结构中纷纷推行煤改气。在冯银厂看来,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方向,煤改气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
冯银厂表示,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颗粒物、重金属和氮氧化物。实行“煤改气”后,天然气充分燃烧后基本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零污染,也降低了二氧化硫、颗粒物、重金属排放,对改善区域环境有明显的效果。同时,燃气加热炉的热效率差不多能达到燃煤加热炉热效率的10倍,使用燃气加热炉不仅节省燃料和原材料,同时也提高了成品率。
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3年“大气十条”出台以来,各地针对大气PM2.5污染治理,采取了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等多个方面强有力的措施,京津冀区域大气PM2.5浓度在逐年下降。去年春夏时节,不少人在朋友圈中“晒蓝天”的频次明显高于前年。然而,入冬以后重污染天气频发,公众更强烈地感觉到了反差。这也表明,下一步要继续强化京津冀区域冬季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民用散煤清洁化、燃煤小锅炉和“散小乱污”企业的淘汰治理,把京津冀区域冬季采暖期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也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