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据之声网站报道,挪威科学家正在试验利用液体渗透性原理,从海水中获取新型能源。报道说,这种新型能源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渗透性,即低浓度的液体流向高浓度的液体,用其产生的压力推动涡轮来产生电能。人们可以在河流的入海口处修建这样的发电站。

  挪威能源集团的工程师菲雅尔丁斯塔特解释说:“水箱的这一边是盐水,另一边是淡水,中间隔着一层只允许纯水流过的渗透膜。由于两边所含盐分的不同,淡水要流到另一边来降低盐水的浓度,于是就产生了压力。”挪威能源集团已经决定在江河入海口投资一家试验性的“海洋渗透能”发电厂。据有关专家预测,“海洋渗透能”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

  我们在中学物理课本上都学过渗透原理: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一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江河里流动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咸水,两者也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放置一个涡轮发电机,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渗透压就可以推动涡轮机来发电。

  “海洋渗透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它既不产生垃圾,也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赖天气状况,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盐分浓度更大的水域里,发电效能会更好,比如地中海、海、我国江苏盐城市的大盐湖、美国的大盐湖。当然发电厂附近必须有淡水的供给。据挪威能源集团的负责人巴德。米克尔森估计,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全球范围内年度发电量可以达到1.6万亿度(中国在2006年的总发电量为2.8万亿度)。

  挪威是一个沿海国家,它拥有众多的岛屿,加上海岸又被海峡和海湾分割得很厉害,这使得挪威拥有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使得挪威具有利用渗透能的天然优势。经过10年技术研发后,挪威能源集团决定投资1亿克朗(约元人民币),在布斯克吕德郡建设世界首个试验型海洋渗透能发电厂,将于2008年底完工。经过试验运行后,预计至2015年,发电厂就可以将其电力输送入网供居民生产和生活所用。

  欧盟对海洋渗透能的研究也十分热心。几年来,欧盟一直在进行渗透膜材料的研究,因为渗透膜是渗透发电的关键。它必须具有结实、耐用、透水性能好和盐分通过的性能。目前每平方米渗透膜的发电功率是3瓦。而必须超过5瓦以上才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目前挪威的材料专家正在加紧对隔膜材料的研究。

  江河入海口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因此海洋渗透能发电能有效供应入海口的居民。据估计,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海洋渗透能发电区域,可以为15000个家庭提供电力。挪威能源集团公司的工程师菲雅尔丁斯塔特认为,海洋渗透能的前景很远大。他说:“仅挪威的沿海地区蕴藏着每年12亿度电的潜力,而这将提供挪威1/3的家庭用电。”

  中国也像挪威一样是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总长度达到3.2万公里。因此,也可以考虑在一些江河入海口试验海洋渗透能这种绿色能源,让我国的绿色能源家族也能添新丁。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