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近日,我国在南海的“蓝鲸1号”地结束了60天的可燃冰试采任务,这是我国可燃冰开采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据悉,在此之后,“蓝鲸1号”还将赶赴下一个海域继续试采工作。纵观全球,一些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投入了可燃冰勘查和开采中,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开采技术和设备,致力于更大规模的利用。

  纵然,可燃冰的大规模开采还存在技术风险,但是其蕴藏量丰富,燃烧效率高,以及污染小的优点让争相探索大规模采集的方式。我国正处在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生态文件建设的当口,可燃冰试采成功意味着,能够纳入使用范围的清洁能源种类将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再添一个。

  风力发电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光伏发电一起成为了新能源市场广受欢迎的清洁能源项目。由于地球海域面积大,临海国家多,所以海上风力发电自然也是起步早,应用广泛,持续提供清洁电力资源。例如,目前欧洲国家主要集中在北海沿岸地区,墨西哥风力发电年增长率超过了10%。

  再,地域辽阔,海岸线绵长,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海上风电建设正如火如荼。总的来看,风电行业可以明显看到海上风电市场活跃度的提高。MAKE更是预测,到2018年,我国海上风电将迈步吉瓦级。在此期间,和地方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支持力度大也是投资热情上涨的关键。

  在清洁能源利用领域,海洋波浪能,也可以称之为海洋能或者是波浪能,就不如风电那么令人熟悉了。但是海洋能的潜力却是首屈一指的,曾有数据显示,海洋波浪能充分开发相当于90万亿千瓦时的电能。美国、丹麦、这样的海洋大国,一方面重视风力发电建设,另一方面也不断对海洋能进行研究。

  就我国而言,海洋能储量也常丰富的,光近海就能达到20亿千瓦左右。虽然仍存在核心技术动能缺失,利用率明显不足的问题,但是科学家对于这种“蓝色能源”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我国先后也建成了多振荡水柱型沿岸同定式波力电站、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等电站,在海洋波浪能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年来,海洋污染问题被频频提及,其实海洋能够带来的资源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多。在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海洋能够提供的清洁能源随着技术的成熟也将越来越多。(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