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近日出台的《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下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东莞将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预计2020年,东莞海洋总产值达到约1110亿元,年均增长约8%,海洋总产值占全市P的12%左右。此外,东莞将以滨海湾开发区为平台,加强与港澳及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实现粤港澳的产业融合及升级。近日出台的《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下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东莞将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预计2020年,东莞海洋总产值达到约1110亿元,年均增长约8%,海洋总产值占全市P的12%左右。此外,东莞将以滨海湾开发区为平台,加强与港澳及周边城市的产业对接,实现粤港澳的产业融合及升级。

  “十三五”期间,东莞将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国家海洋战略实践先行区、珠三角海洋生态文范点、珠江口东岸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规划》提出,东莞以陆海统筹为原则,有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打造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功能清晰、特色鲜明、重点区域开发成效明显的“一带四区一圈”现代海洋经济空间新格局。

  未来几年,东莞将依托东莞港打造一条蓝色临海产业带,建设麻涌、沙田、虎门和长安四大海洋经济主体区,加强同周边地区分工协作构建深莞惠海洋经济合作圈,加快区域海洋经济一体化进程。

  《规划》还特别提到,东莞要以港口城市为重要牵引力,发展以海带陆、区域合作的经济模式,充分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建设中。借助海洋经济的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实现粤港澳的产业融合及升级。

  未来,滨海湾新区将成为东莞现代海洋产业上的一颗“明珠”。《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滨海湾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经济腹地实力,推进滨海湾开发区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建设,构建高效生产和优质生活服务体系。滨海湾新区将以新兴海洋产业为特色品牌,以商务贸易产业为重要支撑,以现代服务产业为战略取向,重点布局发展海洋科技服务业、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现代综合服务业、现代国际物流服务业、邮轮、游艇休闲产业。信息时报记者 尹仁祥 宋涛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