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导读: 在产权权益方面,办法提出,光伏设备全部由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建设,产权由民政部门移交村集体(对于安装在学校、水厂的设备,由乡镇自行确定所归属村,并上报市扶贫办备案)。未经许可,不得转让、买卖及非扶贫用途的抵押。


8月24日,河北省河间市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发布了《河间市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指出,为确保我市光伏扶贫发电设备(2017年已安装527台,2018年计划再安装380多台)正常运行,贫困户的收益不受损失,特制定我市光伏扶贫产权、收益、拨付管理办法。

在产权权益方面,办法提出,光伏设备全部由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建设,产权由民政部门移交村集体(对于安装在学校、水厂的设备,由乡镇自行确定所归属村,并上报市扶贫办备案)。未经许可,不得转让、买卖及非扶贫用途的抵押。

在收益分配方面,光伏设备产生的收益,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实行动态管理。稳定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可及时调整退出收益的分配范围。待大部分贫困户稳定脱贫后,电费收益可归村集体,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困难群众的临时救助。

在分配流程方面,光伏收益由电力部门按电费结算周期打入扶贫办在财政设立的代管账户(原355名帮扶责任人账户取消,由电力部门变更到财政专户),扶贫办制定分配计划,由银行将收益及时打入贫困户“一卡通”帐户中。扶贫办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在运行维护方面,为确保光伏设备的正常运行,收益稳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委托专业机构负责电站的管理、运行和维护。运营维护费由财政列支。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