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导读: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印发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将继续实施光伏发电“领跑者”行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发电成本下降。这也意味着,在新能源电价补贴存在缺口的压力下,降成本仍将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印发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将继续实施光伏发电“领跑者”行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发电成本下降。这也意味着,在新能源电价补贴存在缺口的压力下,降成本仍将是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在不久前召开的“光伏行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调研员邢翼腾指出,去年通过“领跑者”基地项目在国内光伏行业展开的“竞价机制”,对减少补贴资金需求起到了明显效果。


数据显示,在去年总申报规模达到500万千瓦的“领跑者”基地中,平均每个项目比当地标杆电价降2毛钱,全部测算下来每年可节省国家补贴15亿元。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看,为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今年将全面实施竞争性分配项目。
另外,比照去年的“领跑者”基地项目的招标结果来看,今年光伏电站的上网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并将价格下降压力向中上游传导。
  事实上,未来几年光伏电站成本下降已成必然趋势。根据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6年版)》(以下简称“路线图”),在光伏电站各项成本中,组件、逆变器等设备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间,但电缆、建安等成本下降空间不大。
  路线图指出,若能有效降低土地、电网接入以及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非技术成本,至2020年电站系统投资可有望下降至5元/W以下。专家分析认为,土地、施工、电网接入等成本相对刚性,且下降速度将落后于组件、逆变器等设备类成本。根据预测,土建、安装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验收和前期相关费用、一次性土地成本、电网接入成本在2016年占总成本比例为33%,2020年将小幅升至34%,成本降幅为19.4%,而逆变器、组件等设备类成本2020年将比2016年下降23%,降幅更大。
  因此,要降低非技术性成本,关键在于加大高效率组件和系统的应用。记者了解到,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发展,高效电池有望成为市场主导,单晶硅电池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增大,预计到2025年达到48%,其中N型单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由2016年的3.5%提高至2025年的30%,而多晶硅电池的市场份额将由2016年的80%下降到2025年的48%。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