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面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的局面和多地出现的“看海”现象,海绵城市被提出,并掀起一阵热潮,从2015年起,已在30个城市展开试点,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第十一届城镇水务大会上,关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专家们也给出了见解。

一、规划建设

海绵城市正本清源及系统实施

车伍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

海绵城市是以现代雨洪管理为核心的建设。要意可理解为:以国家层面空前重视的一个长期存在而又重视度不够的重大领域。以空前的高度和广度来面对城市开发建设以及气候变化等多种社会和自然因素产生的严重雨洪问题,对 城市安全、水环境、人类 和 城市生态环境 具有深远影响。

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次大范围、大规模调动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调动多部门、多专业领域资源;第一次全面地从城市规划、市政与环境工程、水利、建筑、园林景观工程、道路交通工程等多专业和部门来协调开展城市现代雨洪管理及相关工作,同时衔接厂网一体化改造,兼顾黑臭水体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


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跨)专业性,同时还需考虑旧城改造带来的艰巨性,新城建设的挑战性。此外,其建设要注重与黑臭水体、厂网、洪涝控制、流域上下游的关系,保证设计和规划的可实施性、科学性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海绵城市规划编制主要问题与对策

朱建国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与市政规划所长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协调;还需落实相关政策及文件要求来指导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防止建设碎片化。

就海绵城市规划 而言,编制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如何制定海绵城市规划目标及相应指标体系;

2)如何落实海绵城市自然生态格局保护;

3)如何划分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并进行分区规划;

4)如何与相关规划进行反馈调节;

5)如何落实海绵城市近期建设任务;

6)如何根据规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据此,制定专项规划应遵循如下技术路线,建成区以问题为导向,新建区以目标为导向;并重点解决以上 六大关键问题。


基于现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从 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 等功能需求出发,兼顾 水景观、水文化 等方面的需求,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目标;明确规划区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山、水、林、田、湖”,形成自然空间格局。以排水分区为基础,考虑水系、地形、行政区划等因素,与控规编制单元相结合,将城区划分为若干海绵城市分区并进行指标、径流等的分区管控。实时对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进行反馈;分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通过模型校核实施规模及效益,确保最终的达标。

延伸阅读:

技术篇|如何做海绵城市?包含各类海绵城市建设核心技术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