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农村环境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农村环境治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环境保护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存在的农村环境保护压力巨大,治理能力薄弱、治理体系不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环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轻环境保护意识软件建设等问题,并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应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积极做好重点区域连片整治、典型地区试点示范,分类分区引导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引 言

“十三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离不开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2016年国家推行农村土地改革,即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必将加速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变革,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新的契机。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如何组织实施属地污染防治任务,建立行之有效的跨部门、跨层级协作机制,成为农村环境保护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过程不断推进,农村空心化、农村空间被挤占、资源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愈加显现,这也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

本文以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为切入点,以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提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建议,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延伸阅读:

行业观察 |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典型模式盘点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