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北极星环保网讯: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近年来市政供排水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摸索和实践过程中,围绕“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落实和技术创新一直是一线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所关注的焦点。本期《大家之言》以2016年12月12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Max Dohmann教授在上海住建委科技委学术报告会上的报告为基础,整理提炼出德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

近年来,随着极端降雨事件的频发和气候变化现象的突出,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城市内涝现象,部分国家和地区因此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甚至死亡事件。以德国为例,2011年8月在不莱梅(Bremen),2012年在慕尼黑(Munich),2013年6月在富尔达(Fulda),2015年6月在登茨林根(Denzlingen),2016年5月在奥伯豪森(Oberhausen)以及同年6月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都先后发生因暴雨所导致的内涝现象,并集中体现在地下铁车站、地道、地下停车库等排水不便的地势低点。

研究认为,暴雨频发的情况除受到降雨频率和气候变化的组合影响外,还主要受地区水平衡的改变,以及城市化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等影响。北美地区有研究显示,如今北美地区每年日降雨量达到强降雨水平(降雨强度最高的5%)的天数相比20世纪已有显著增长,按趋势推断至2100年,随着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强降雨发生的概率还将进一步增加,且上升速率呈加速趋势,见图1所示。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导致地面硬化率逐年上升,高地表径流量减少了雨水通过土壤下渗的总量,也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图1 北美地区强降雨预测

1德国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变革

“海绵城市”(Sponge Cities)可以通过生态途径,以自然的方式调蓄、净化及排放雨水,是治水的全新理念,诠释了一种规划设计城市的生态方式,其理念见图2所示。过去25年里,德国通过对城市内涝现象的不断反思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排水系统变革的方向。



图2 海绵城市理念示意图

延伸阅读:

多图深度剖析|海绵城市工程案例详解—公园绿地的海绵化改造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