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导读:2月24日凌晨,海关总署联合9个海关单位同步开展打击废物走私专项行动,一举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5个,初步查证涉嫌走私进境的废矿渣、废塑料、废电子产品等各类固体废物共2.62万吨。这是2月7日海关总署部署为期一年的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17”联合专项行动以来的一次重拳出击。海关总署专项行动挥斩利剑,将推动我国固废进口规范化发展,同时,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固废进口或迎来大浪淘沙时代。
2月24日凌晨,海关总署组织广东分署,天津、上海、南京、宁波、青岛、广州、深圳、黄埔9个海关单位,在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个省(市)同步开展打击废物走私专项行动,一举打掉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0名,初步查证涉嫌走私进境的废矿渣、废塑料、废电子产品等各类固体废物共2.62万吨。
海关总署此次雷厉风行挥斩利剑,小易认为,我国固废进口或迎来大浪淘沙时代。
弥补资源不足
固体废物进口不可或缺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资源性生产资料的需求高涨,国外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已成为弥补国内需求的重要来源。
在有效监管下,进口固废可弥补国内资源不足,间接减少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

《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利用进口废物获得了大量再生资源,以2015年为例,分别得到了再生纸约2335万吨,再生塑料约749万吨,钢铁约482万吨,再生铝约166万吨,再生铜约167万吨。可节约原木2102万吨,石油1498-2247万吨,铁矿石820万吨,铝土矿789万吨,铜精矿833万吨等。
尽管2016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品类的进口仍呈现下降趋势,但据2月2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品类废铜、废铝、废钢、废塑料、废纸进口总量为349万吨,同比增长5.4%。可以说,固体废物进口已成为有利可图的“大生意”。
“国门利剑”剑斩非法走私
固废进口大浪淘沙
在重视进口固废资源环境效益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潜在的环境风险。
事实上,在固体废物进口贸易中,逃避监管,非法进口、加工、处置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情况屡有发生,同时,限于监管水平、处置工艺水平和企业规模、盈利水平,固废进口污染控制难度大已成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了解,此次“国门利剑2017”联合专项行动将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重点打击工业废料、电子废物、生活垃圾、废塑料等固体废物走私违法活动,积极主动配合环保等部门将“洋垃圾”拦截在国门之外,切实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深圳海关2月26日对外通报,查获废旧电子产品等固体废物4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