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近年来,“海绵城市”成为基建领域的热词。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看来,这是一个重新审视城市排水系统的机会,需要用系统理念统筹协调。8月22日,在2017(第九届)上海水业战略论坛中,张辰向与会人员详细阐述了“排水工程建设的系统思维观”。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
本文根据嘉宾发言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我在上海市政总院从事工程设计三十多年,但目前来看,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很落后。我曾经要求提高我们的排水标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标准等,但是很多领导听了以后,都会提出疑问:要投入多少?取得的效果是多少?因此这些提议都被放在了后边。好在总书记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趁势而为,提高整个排水行业标准,建立内涝防御体系等,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排水工程建设系统思维观的一个抓手。
海绵城市建设是系统理念
无论是李克强总理,还是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出了“让城市有面子,更要有里子”的建设宗旨,现在到了注重里子的时候。如何注重里子?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三段论观念:包括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设施、排涝除险设施。源头控制方面,国家标准体系做了一个很重大的修订,现在国家基建标准有1200多项,做工程建设,怎么能想到这么多规范?为此,我们也参照了国外的一些室内和建筑小区的排水规范。排水管渠方面,大家都在说黑臭水体整治,其中管网是最大的问题,这方面要进行大量的探索和改造。另外,我们还要构建一个排涝除险设施,今年颁布的内涝防治技术规范,确定超大城市排水建设标准是一百年一遇,特大城市标准是五十年到一百年一遇。这方面,都给我们做城市排水工作创造了很好的前提。
达到四大目标:城市排水工作一定要有系统的理念,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达到系列综合目标,即: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河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协调五大专业: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规划、建筑、绿地、道路、水务等专业共同协调。海绵城市不仅是给排水行业的事情,但我们没有跨界的条件,无法指挥道路怎么设计、绿地怎么做。只有各个专业相互协同、相互配合,才能够把海绵城市的系统理念建立起来。
牢记六字箴言:分别为渗、滞、蓄、净、用、排。其中,构建系统的理念,更要牢记后四字。
同样,黑臭治理也要有一个系统治理的体系,需要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治久清等各方面工作的配合。我们在上海做临港海绵试点,总面积79个平方公里,是全国30个试点城市中最大的一个。刚开始,我们发现小区里雨污混接非常严重,不光是底楼,甚至二楼的洗涤废水也都排到雨水管道,流入河道中。而临港是雨污分流的地区,如何体现我们的分流制排水体制优势?我认为应当正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用系统思维来一步步推进工作建设。
延伸阅读:
海绵城市规划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