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近三年来,河北石家庄晋州市槐树镇为治霾频繁关停工厂,但空气质量仍变差,雾霾时常“爆表”。当地工厂老板揭秘,雾霾来袭,厂子常被紧急叫停,空气转好后,无人监管,设备未改,排污如故;遇上级检查,当地政府提前通知停工,风头一过,机械复轰鸣。企业生存却举步维艰。一个月动辄三四次停工,甚至整月关停,企业订单流失,生产成本剧增,镇上三分之一的工厂破产或外迁,村民失业逃离。
“停停开开,企业迟早会被搞死!”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县级市)槐树镇矿棉厂老板王小旺突然又接到紧急通知,未来几天将出现重度雾霾,要求马上停工。3天前刚启动的生产设备还在缓慢磨合,拉闸将导致线路出现一系列问题,但他不敢怠慢,紧急停工。
工厂中上百名临时工又被遣散,五份新接的订单被取消。镇政府原本通知2017年1月3日可复工,因雾霾一直不散,开工一再推迟,向客户承诺的交货时间多次更改,一位不明中国国情的迪拜客户觉得被耍,中止合作。
王小旺苦笑地告诉网易号《知道》,此前停工55天,已损失上百万,这次停工后,雾霾不散,复工或遥遥无期,损失无法估量。
与王小旺有相同遭遇的还有石家庄几万家企业的工厂老板。2016年11月17日,为了改善连续数月的重污染天气,完成全年PM2.5浓度下降10%的考核任务,石家庄重拳出击,推出史上最严“利剑斩污”抗霾行动,要求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陶瓷、钙镁行业全部停产。
停产期间,槐树镇响应上级号召,展开风暴专项治霾行动,全镇企业基本关停,其中包括并无污染的龙骨厂。39名乡镇干部,每人分包3家企业,全天候监控企业,巡逻到午夜12点,目标只有一个:不让企业开工。
石家庄其他涉污企业也基本关停,但专项行动45天,全市雾霾不降反升,多日“爆表”,甚至空气污染指数破千,当地政府高层对媒体表示:“很着急。”
直到2017年1月9日,治霾专项行动结束的第9天,一阵西北风出面解围,雾霾散去。槐树镇工厂接到通知:有关单位许可后方可开工生产。有工厂老板向网易号《知道》透露,“早塞钱就可早开工。”
1月16日,雾霾再次来袭,工厂又被叫停。近三年,槐树镇运动式治霾行动频繁。雾霾加剧或领导视察,企业常被勒令停工,动辄一个月三四次,有时整月关停,风头一过,便无人监管,工厂设备未改,排污如故。如此反复,雾霾治理成效甚微,镇上近1/3的工厂破产或外迁,村民失业逃离。
部分厂区已废弃,石膏板积存变黑。(摄|刘小亦)
治霾“大跃进”
从河北石家庄向东行驶50余公里,到达晋州市槐树镇。从镇集市中心一路向西,一条笔直的小道横穿槐树村、相邱村以及北赵家庄,道路旁的房屋鳞次栉,有两层家住式小洋房、破旧不堪的土砖平房,也有建着厂区的大工厂,都横七竖八地挂着自家招牌。
槐树镇建材厂基本聚集于此,最兴旺时工厂达到近800家,所销矿棉板等产品一度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销往欧美、中东、非洲等全球各地,直到近年工厂才回落到400余家。
过去两个月,这里变得十分冷清,工厂大门紧闭,饭馆歇业,野草疯长,偶尔划破寂静的是镇干部开车巡逻响起的机动车声。由于雾霾严重,两边的工厂都被勒令关停。
2017年1月9日,石家庄“利剑斩污”治霾行动结束后,工厂复工的第一天。路边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大货车卷起尘土擦肩而过,厂区响起刺耳的轰鸣,高耸的大烟囱向外吐着烟圈。有的工厂却已永远沉寂,大门锈迹斑斑,墙上挂着厂房出售公告,厂区内成堆的石膏板发黄变黑。
横穿槐树镇的小路旁全是建材企业。(摄|刘小亦)
王小旺的石膏板厂位于这条路的中间地段,工厂占地几十亩,拥有两条大型生产线,每天从这里运出四五万平方米石膏板,这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2016年11月17日傍晚7点,他突然接到电话通知,根据上级要求,工厂马上停工。
王小旺觉得自己从德国引进来的生产设备,排污应该不超标,不过没人听他辩解,直接关停。当晚,他匆忙拉下电闸,遣散员工,向客户一一致电解释。
第二天,看到周围行动滞后企业的遭遇,他内心一阵庆幸。有的企业因部分原材料未及时覆盖罚款几万,有的企业的发电变压器被镇干部直接卸下,拉到政府办公楼封存。其中,更委屈的是百余家龙骨厂工厂,生产过程并不燃煤,也不扬尘,只用电设备加工钢材料,也被关停。
王小旺对网易号《知道》表示,停产期间,镇干部并没有进入工厂检查除尘设备,检验排污情况,指导降低排污,只要求企业不开工、不作业。一天,王小旺想闲暇检修下厂房,焊接钢结构,被镇干部紧急叫停,因“专项行动期间不能施工”。
55天之后,他向环保部门递交复工申请,被签字批准后,再次开工。不过,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三天后,他又接到电话,要求关停。
利剑斩污行动期间,企业停产出租厂房。(摄|刘小亦)
延伸阅读:
爆竹少了 生产停了 春节假期雾霾缘何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