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热解吸修复技术。

原位生物降解是利用原有或接种微生物(即,真菌、细菌其它微生物)降解(代谢)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并将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末端产品。营养物、氧气和其它的添加物可以用于加强生物降解。

该技术的特点是:

(1)在实施生物修复时,修复效率受污染物性质、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土壤介质抑制污染物微生物,则可能无法达到清除目标。

(2)高浓度重金属、高氯化有机物、长链碳氢化合物,可能对微生物有毒。生物降解在低温下进程缓慢。

(3)修复周期较长,通常需要几年。

(4)需要控制场地的温度、pH值、营养元素量等使之符合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

(5)对能量的消耗较低,可以修复面积较大的污染场地。

(6)适用于污染物扩散到饱和土壤或地下水的场合。

该技术的修复成本是55-360$/m3,修复周期是6-24个月,可以去除的污染物有非卤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卤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非卤代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燃料、爆炸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去除率为70~90%。

延伸阅读: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热解吸修复技术

原标题: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原位生物降解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