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春节前夕,跟着一个记者团走访了天津市,参观当地对治理雾霾做出的努力。总的来说,天津市的努力分两个方向——少烧煤和“恶狠狠”地烧煤。
大家都知道烧煤污染很大,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少烧煤。所以我们被拉到各种的废煤改气工程现场,参观空荡荡的煤仓,看到过去的燃煤锅炉停运,附近建起燃气锅炉。
穿过去年还隆隆作响的燃煤机器,看到各处残留的煤粉和烟尘痕迹,的确能感到当地政府压缩污染的决心。然而,在讲解人员高声介绍改造成果的时候,我溜到后面,和留用的工作人员聊天,和随行的技术人员交流。发现他们说起煤改气,并没有讲解员那么乐观,对成本和可靠度都很是担心。
从成本上说,给同样的居民供暖,增加70%的成本是起码的,只是眼下这个成本还由国企担住了,所以影响面不大。但国企的钱同样不是大风刮来的,其实也是全民的开销。至于可靠性……中国本土的天然气完全不够用,这次匆忙改烧天然气,只能一船船地从海外买来。天津港外的LNG船因此络绎不绝:
LNG“供暖第一船”抵津 2016将超100万吨
10月30日,“日内瓦号”LNG船携带来自澳大利亚的6.8万吨液化天然气驶入中海油天津LNG码头。该船天然气大部分将通过临港分输站直输天津市城市管网,用于供暖季的天然气供应,预计2016年天津LNG外输天然气有望超过100万吨。
同样是从国外采购,船运比管道运输还多了一重不确定性,所以尽管装了燃气锅炉,供热站的煤仓、燃煤锅炉还是留着,甚至许多人员也留用,必要时还是要依靠中国最充足,最可靠的资源——煤炭。这些留用的人员设备,算是一重额外的保险,更是额外的负担。
反过来说,如果经济压力大了,燃煤锅炉也是买不起天然气之时的选择……更不要说每一艘LNG船的潜在爆炸力都不输给原子弹(超级燃气炸弹),如果遇到恐怖袭击或事故……渤海湾的密集人口自求多福吧。
真正从讲解到技术人员都抱有乐观态度的地方,还是北疆电厂(我也第一次知道这个电厂在天津……):
这里的技术人员直言不讳要烧煤,要烧更多的煤,同时保证符合环保标准。天气也的确给面子 ,头顶的蓝天白云很有说服力。烟囱排出浓浓的水蒸气,在几十米外就散入湛蓝的天空。
北疆电厂的确烧煤,的确有污染物排放,但如果你考虑到这里有好几台1000MW发电机组……“MW”的意思是百万瓦,2台1000MW机组,足以供应一个二线城市的日常运行。这点排放就可以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