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两会刚一结束,雾霾就变本加厉地卷土重来。北京自两会之后连霾了近一周的时间,有网友调侃说:为了追回两会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北京周边的工厂大概是在“每天工作48小时”加班加点地开工…
北京近期AQI指数。ps.全国两会在3月15日闭幕
环保部于3月20日发布的最新通报似乎印证了人们的猜测:此次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不利天气遇上“散乱污”企业违法复产,以及一些大企业超标排污。
环保部通报截图
回顾2016年冬季以来,华北地区频频出现重污染天气。环保部的环保督查组实质上也变成了“重污染应急响应工作组”,一有雾霾就出动排查,而结果无不例外地指向工业企业的超标排放。
我们梳理了环保部2016年第四季度发布的督察结果通报,发现2016年10月到12月,环保部响应重污染天气共进行了10余次督察,平均每次督查要走访至少14座城市,督查通报中共点名批评了171家/次企业的典型违规排放案例。2017年一季度的督查尚未告一段落,更是爆出“已发现2000多个问题”的新闻。工业企业的“常规性”超标排放无疑将大幅阻碍空气污染的治理进展。
澎湃新闻截图
总观环保部披露的督查结果,超标排放总结下来有这样几个“通病”:
●污染物排放无记录,数据缺失
●污染排放数据造假
●治污设备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
●无治污设备,污染直排,或治污设备未通过验收
●无组织排放
●重污染天气响应不及时,无法完成拟定减排目标
●停产限产期间私自复产开工
延伸阅读:
人大代表激辩雾霾主因:工业排放还是农村散煤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