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摘要:以2015年3月份正式发布的“中发”9号文为标志,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到今天整整两年了。


  以2015年3月份正式发布的“中发”9号文为标志,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到今天整整两年了。你是欣慰?满意?还是失望?还是别的感受?

  “电改红人”泰豪科技CTO廖宇说:“太。。慢。。了。”,某光伏大佬却说电改的进程之快超过原来的预想?

  有人评价说“未达预期,差距较大”,有人却说:“电改推进得挺好的,企业也拿到了红利”;

  有人专门辞职做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有人却认为从一开始就觉得此轮电改毫无意义……

  电改不易, 愿你我不负年华

  2年前,3月16日,9号文发布的第二天,“无所不能”按原计划召开了首次《新电改闭门研讨会》,在会上,我记得一会资深电力系统的人士分享说到电改之后的人才问题,他分享说:

  “一个一线城市系统工作的三清(本硕博 清华)博士,基本上现在在电网公司工作4-5年,他到手收入不会超过20万的,券商业的人为什么硕士一毕业可以拿到30万以上?电网大量的精英,这么十多年它把所有高校的博士、硕士,清华、北大、交大的,吸收了大量的精英,但都被困在电网里面了。”


  2年过去了,电网公司里跳槽的人太多,如果你关注电改,身边可能就能说出2、3个。 一眼看到头的职业生涯,条条框框的束缚和螺丝钉式的工作远不如跳入电改的大潮中去游一游舒坦。也许是会丢了铁饭碗,但在30、40岁的光景,出去走一遭只会让自己增值,唯一增厚的只有自己的价值。

  今天,电改2周年,我回顾了“无所不能”2年间发表的多个系列文章,颇为感触。 新电改伊始,“无所不能”刊发了大量专业人士的解读和评述文章,集结成了多个专题。这些文章中预测以及分析的问题,如今在2年的实践中都有遇到。改革就是要不断遇到问题,关键是是否有决心坚持下去。这2年间,不少业内的人士的评价是“电改要走回头路怕是回不去了,但多大程度上能打破原有的体制,建立一套新的生态体系,还非常值得观望当然也值得期待”。

  我想这个体系,不仅是电网、大型发电集团的凝结模式更加开放,我想更值得期待的是,从全社会的层面,用户开始把电当成产品去消费,当他购买了产品后,可以享受到与其他产品相同的售前、售后服务。

  昨天,一个售电公司的员工跟我吐槽说,原来原来供电局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是这样…………(此处省略200字),当一个用户(上帝)长期去求者供给者,被习惯性忽视性对待后, 你再去服务他时,他自己都还要缓缓才能适用过来。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结果呢?我想电改给大家带来的期待。

  作为一个写字的内容生产者,跟随电改,我们也感受到了悸动,我们看着朋友们跳槽、辞职、创业成立公司,我们也开始拓展咨询服务,我们也开始办班,但那份基于媒体人的责任感一直在,“电改不易,且行且珍惜”,“电改不易,但愿处在这场大潮中的你我不负年华。”

  你怎么看?

  众说纷纭的电改啊,记者将业界的评论全数放出,是否有些观点说到了你的心里呢?

  “未达预期”

  电改2周年: 2014年,是中国的能源互联网元年。2015年,是中国的新一轮电改元年。2016年,是我们这一帮国外海归投身中国售电放开的元年。。2年过去,我最大的体会是:太。。慢。。了。无论现在已经有多少千家售电公司,无论有多少个省已经开放售电和开始电力交易,但实际上,我们还未真正出发。。原因很简单:真爱太少,大部分人都是过客,也只能是过客。

  @泰豪科技CTO 廖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且行且珍惜。

  @来自咨询公司从业人员

  坑两头,保中间,感想就是:政策保护谁谁赚钱。

  @某发电集团从业人员

  未达预期,差距较大。文件出得多,落实差了点;容易的事做得多,难度大的动得少;要求比较多,监管没跟上。

  @观茶君

  改革的目标不清楚,顶层设计不细致、不完善,路径有争议,各地出发点与中央不一致。

  @咨询公司从业人员

  “成绩不错”

  9号文是两周年,但是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其实不仅仅是这两年!从集资办电开始,到水电分分合合,到撤部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到大的体系分开,到厂网分开,到主辅分离!中国电力体制一直在改革路上,改变的是生产关系、市场地位,不变的是中国发展的自身调整,电改,始终在路上!

  @张新林

  电改的进程之快超过原来的预想。输配电价格改革逐步成型,新增配网的实质直指输配分离,交易中心的建立奠定了未来调度独立的基础。

  @某光伏大佬

  电改两年来充分体现着坚定改革的决心,庖丁解牛的技巧,绿色低碳的方向,改革已经在路上还将稳步前行,推动着并将进一步地推动着电力行业的思维,模式,业态,技术等等方面地不断创新。

  @上海电力学院某人

  我觉得电改推进得挺好的,企业也拿到了红利,当然决策慢的企业就错过机会了。有一些发达省份推进比较慢,主要可能是地方利益集团的阻挠吧,但是我想谁先开放电力市场,产业就能获利,早开放的省份会有红利的。

  @陈石

  好累,好刺激!去年下半年有那么一段时间,广东竞价9月及之后,是个十字路口,整体感觉停滞,阻力强大。不过现在看来,顶层方向感很强,更关键的是,实操把控能力和克难意愿兼备,这很难得。基本上乐观,不谨慎的乐观。

  @某广东资深售电行业从业者

  “展望未来”

  电改路漫漫,现在才刚开始,路向何方,我们是探索者,机会和风险并存,我更希望我们是未来的创造者!觉得方向对了,哪就努力吧,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开山劈路,难免刀光剑影,看谁能笑到最后。

  @明阳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裁 周立专

  我觉得最近国网南网终于坐不住了呀,这才让电改真正变得有意思了。另外电力交易里最有技术含量的小时出清,日出清还没出现呢。等到那个时候售电就真成了高技术含量的活了。

  @曼彻斯特大学智能混合能源网络博士生 Kevin

  电改还在路上,到2020年电力市场都会在转型期。

  @某电力央企业务人员

  本轮电改,借助电力行业性过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目前是电源企业让利,下一步希望电网企业能够承担更大责任。另外,煤电去产能,电力交易是更好的市场化方法。落实好清洁能源优先消纳的保障机制。

  @某券商分析师

  小道消息,电力企业还要合并。

  @某电力央企业务人员

  “提些建议”

  电改之路:低头干、回头看、抬头望。也要左顾右盼(国际经验)

  @赵克斌

  9号文至今两周年,今天又3.15消费者日,但是消费者的意愿仍然缺席我们的电力市场。在能源需求和环境友好方面,消费者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将会传导到社会生产端,能不能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测试电力市场参与者的考卷。如果企业认为电改主要为了降电价,那么是很难在这个市场中走的远。电改初衷是既要实现能源转型,也要保持合理电价,其中的机会,希望各家企业能够抓住。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政策研究主任 彭澎

  今天电力从业者大多数是从电力先行时代走过来或者成长起来的,站在今天这个节点,电能依然是最高效的能源形势,电源主体要善于抱团取暖,更要旗帜鲜明塑造公益形象形成合力,打通发输配售用的梗阻,更好的服务于用能终端用户,畅通表达与问题反应渠道,并深度参与到市场完善、政策博弈和社会价值的构建中,当然理清长远与短期效益,运用全业态用能方式应变的系统思维,撸起袖子加油干,智慧能源守土有责是一切的基础,也是现有电力管理格局的理性方法论。

  @贾克敏

  向前展望有两个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一个是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和监管能力的加强。一个是实时电力市场化、现货市场建设,包括如何与已经有的中长期交易衔接。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资深专家 刘东胜

  电改两周年,从配套文件制订到各种专项、综合试点的进展情况来看,有以下感受:一是本轮电改缺乏领导核心,同一部门不同司局、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配套文件有专业深度,却缺乏整体大局观统领下的协同性;二是中央与地方在电改推进过程中的权责划分不清或不合理,导致部委的政策在地方执行时走偏;三是截止目前为止,尽管出台了各项配套文件,但缺乏电力市场设计的详规方案。因此,电力市场的实质性进展受阻。

  下一步重点难点:第一是建议成立电力体制改革(能源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强化体制改革的领导力,强化跨部门协同;第二是尽快启动省级、跨区现货市场的试点工作;第三是在试点基础上尽快出台电力市场设计的详规方案,并重新划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责。

  @华北电力大学 袁家海

  3月15日,9号文两周年。两年来,尤其是最近一年来进展很快。这与电力过剩的情势有关,也是供给侧改革各方积极推动降成本的背景决定的。进展售电侧改革,各方关注支持下也有明显的进展。输电价格分地区测算,有些地方开始实施,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制度也在不算完善,改革实现了“管住中间”的目的。

  也存在一些偏差。未来要注意这些问题:

  1、新增配电网放开后配售一体化运营要规范,特别要鼓励发电企业参与售电。

  2、手里拥有发电或配网资产的企业,都在利用配网的机会。但是拉专线直供的方式不应是电改的方向,要履行社会义务。

  3、电改不能说就是降价,价格应由供需决定,能降能涨。

  4、新增配网的服务模式要创新,利用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等方式,实现服务多元化。

  5、在政策调整下,售电侧会迎来洗牌。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咨询中心主任、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专家组组长 曾鸣

  新电改这两年,发电企业响应降低用户成本的号召,让利惠及每一位用户。但随着燃料侧去产能的影响,大部分煤电企业面临亏损。个人认为,新电改需要设计综合性的市场规则,才能反映出不同类型、地域机组的真实价值。此外,有些能耗高的小容量机组,从市场角度上是淘汰对象,但在我国大面积缺电时、08年煤价暴涨时,这些机组默默承担着保供的社会责任。现在仍需这些机组在用电高峰时“拉的出、顶的上”,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机组付出的历史贡献,应该妥善解决电力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积累下的“搁浅成本”。

  新电改为众多售电公司打开一扇小窗,因为经济新常态下,全社会用电量未来激增的可能性不大,电价盘子就那么大。只不过是从原来电网与电厂瓜分,变成现在电网、电厂、售电公司一起来瓜分。盘子不变,养的人变多了,市场的结果势必都无法让大家都满意。新电改的目的真的仅仅是电价盘子的再分配么?我觉得不是,新电改应是通过一扇小窗,让我们售电公司去发现用户降电价背后需求,因此发电与售电之间不如共同合作。发电侧有技术、有资金,售电侧有热情、有动力,共同为用户开展综合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从节能服务上降低用户用能成本,这样无论对于整个社会能耗水平还是各资方的利益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总之,与其大家一起瓜分一个蛋糕不如大家一起做个新的蛋糕的好。

  @浙江某发电企业研究员 莫城恺

  “总结一下”

  本轮电改两周年,有人辛苦有人甜。广东打响第一炮,由南及北势如潮。输配电价有阻力,价差传导把它绕。电厂降价放红利,交易规则有争议。竞价价差双刃剑,偏差考核是考验。能效管理加储能,增值服务很关键。多能互补露头角,能源互联是前沿。现货市场何时出,先在云南搞试点。配售一体不是梦,就是进展有点慢。区域市场搞不搞,跨省交易怎么办?电改进入深水区,撸起袖子加油干!

  @无所不能专栏作者,专家精英团成员 张骥

  电改一路走来,两年里见到各种众生相。A售电公司老总:哪怕赚一分钱,我们几个亿电量也发财了。B售电公司老总:偏差电量这么狠,广东没法玩啊。C售电公司老总:我们还在坚持,反正政策变我们跟着变,走一步看一步吧。某配网公司老总:还能有什么办法,这么多钱砸下去了,没收益,只能坚持。某服务公司老总:用莞式电力服务和供电局竞争客户。某供电公司营销人员:售电公司骗子不少,你们要防止上当。

  @北京先见能源咨询有限公司CEO 俞庆

  电改,没有硝烟的战争,看得见的是层出不穷的政策文件,看不见的是背后白热化的利益博弈。央地制衡,政出多门,监管失灵,绑架决策,沉没资产强制分摊...革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欣慰地是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成熟主体逐渐成长起来。对于未来我抱有光明的态度。能源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将是压死体制固化利益封闭的最后一根稻草。

  @重庆理工大学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所 陈曦

  2015年是顶层设计、引而不发的一年。国家政策体系初建,试点类型因地制宜;舆论宣传政策宣贯,市场空间浮想联翩。

  2016年是波澜激荡、试点突破的一年。广东售电风起云涌、电厂割肉用户受益;交易中心吸引火力,重庆模式刀光剑影。云贵电改交易过半,售电公司基本干看;解决痛点顺水推舟,省市方案竟相争鸣。输配核定钝刀剥皮,线上线下培训赚钱;试点示范奇招迭出,模式各异人心思变。

  2017年是各显神通、苦练内功的一年。发售市场输配拦路,系统集成重点突破;综合服务个个敲锣,盈利模式人人打鼓。配网电源诚然关键,用户服务才是重点;能管平台旧瓶新酒,物联数据有待时间。电改深化关键一年,暴露问题打破藩篱;电量交易过渡阶段,实时市场优化资源。企业转型死中求活,摸清模式已属不易;合作共赢做实试点,拉动产业皆大欢喜。各行各业跨界经营,互联经济着实不易;积极谨慎顺势而为,能力业绩并驾齐驱。

  @某资深能源行业从业者、观察者

  作为一次改革,两年的时间实在太短。它不足以给我们更多的实际利益,也不足以给我们更多的美好承诺。短期内,它甚至不能给我们一个全面参与的身份。

  作为一次改革,两年的时间太长。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击打,面临了无数的困境挑战。很多人熬不过这个漫长的岁月,而含恨倒在挣快钱的路上。

  其实,无关改革时间的长短,生与死的核心是我们自身实力的匹配。忽悠者与投机派,即将逐步退出市场。感谢他们对于政策进程的推动,对于市场化的尝试,对于从业者的培训。既然是改革,没有十年以上的历程,难言圆满。希望在下面的两年,我们踩在前人肩膀上的努力,可以更加贴近改革的初衷。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一边逞口舌之能,去讥笑别人。另一方面,也自己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质疑别人总是很容易,而且冠冕堂皇。期待真的两年后我们自己不会成为笑柄。

  @大杨

  “跑偏儿了”

  工资降了,福利没有了,连粽子都不发了。

  @某电力央企业务人员

  最近赚的钱主要是来自一线城市倒房产,电改只是微信上关注一下,觉得还是倒房子靠谱。9号文后,房产基本翻了一倍以上。

  @某电力行业资深人士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