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摘要:如果初始光衰的问题都攻克了,似乎已经找不到什么习以为常的理由来说单晶的劣势了。


  在材料层面,单晶在各方面都臻于完美,单晶硅的晶格缺陷低,单晶硅片机械强度高,单晶硅电池的少子寿命和转换效率更高,单晶硅组件的集约性高,单晶硅电站发电多,长期衰减低。但是,多晶却说:“单晶初始光衰高!”

  2017年3月29日,隆基乐叶总裁李文学先生正式对外宣布,隆基愿向行业公开其全球领先的单晶低衰减技术——LIR(光致再生)技术。如此一来,笔者发现,如果初始光衰的问题都攻克了,似乎已经找不到什么习以为常的理由来说单晶的劣势了。

  事实上,隆基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拥有了这项技术,其代表就是2016年5月推出的Hi-MO1。彼时,Hi-MO1的初始光衰比普通的单晶组件降低50%以上,也就是不超过1.5%。近一年之后,Hi-MO系列产品经过不断地测试已经成熟。而按照以往的标准,多晶的初始光衰首年是2.5%,单晶则是3%。

  据悉,经过多年的产业化试验,LIR低衰减技术已得到各类环境和检测机构的认可。使用LIR技术的隆基乐叶单晶组件通过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一整年在CTC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产品海南实证基地的户外测试。在全国31家被抽检光伏企业、32种组件规格型号(包含单、多晶)中衰减最低,名列第一。

  现在,隆基通过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解决了初始光衰高的问题,但是在单多晶正交锋的时期把之公开对光伏行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项技术对行业有利,如果把它完全保护起来,实际上是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市场发展的。隆基希望这项高效的技术能够发展的更快,使度电成本计划降低,把单晶的蛋糕做大,其实这对隆基有好处,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隆基乐叶董事长助理王英歌这样回应发布会现场的记者。


  截至目前,市场对于单晶仍然是供不应求,隆基、中环和协鑫、晶澳等都在单晶上发力。据了解,隆基大概有12GW的硅片产能,中环则有8-9GW的硅片产能,加上其他硅片项目的扩产,今年年底估计有接近30 GW单晶硅片产能释放出来。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