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能源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板块,在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能源合作上,将大有看头,大有可为。

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绘蓝图。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向世界全面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
从习近平主席的开幕式演讲,以及发改委、能源局等国家部委本月发布的一系列“一带一路”规划、文件中可以看出,能源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板块,“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行业、重点行业,在未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能源合作上,将大有看头,大有可为。
主席讲话透露 “一带一路”未来能源合作重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全面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份6000余字的演讲,将能源、绿色低碳、气候变化一一提及。
习近平主席一共四次提及“能源” 。在谈及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时,习主席提出,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短短四十个字中,“能源”一词出现了三次,寓意深远。在小编看来,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将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重点,是顺应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促进天然气,及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国际合作与发展;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推动全球能源互联互通。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中国已经同很多国家达成了“一带一路”务实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等硬件联通项目,也包括通信、海关、检验检疫等软件联通项目,还包括经贸、产业、电子商务、海洋和绿色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规划和具体项目。
这是“能源”一词的第四次出现,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我国与世界在 “一带一路”能源硬件联通方面的项目已有很多,这些项目也为未来国际间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际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5月10日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显示,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在联通能源设施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保持稳定运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和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继开工,中巴经济走廊确定的16项能源领域优先实施项目已有8项启动建设。
中国与俄罗斯、老挝、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开展跨境电力贸易,中巴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区域电力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资源开发和电网建设改造,中兴能源巴基斯坦QA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光伏发电项目,吉尔吉斯斯坦达特卡-克明输变电、老挝胡埃兰潘格雷河水电站、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有助于缓解当地电力不足的矛盾。
同时,习近平主席还在演讲中提到,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主席特别提出,中国将设立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
本月发布的“一带一路”相关规划、文件
◆ 5月14日,中国一带一路网受权发布环境保护部《“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推进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夯实生态环保合作基础,形成生态环保合作良好格局。
规划确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保政策沟通;二是遵守法律法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化;三是推动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发展绿色贸易;四是加大支撑力度,推动绿色资金融通;五是开展生态环保项目和活动,促进民心相通;六是加强能力建设,发挥地方优势。规划还就各领域的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作了详细部署。
◆ 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并发布《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
文件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原则为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市场运作、坚持安全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和谐发展。同时倡议,在以下七个领域加强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加强贸易畅通,加强能源投资合作,加强能源产能合作,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完善全球能源治理结构。
为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国愿与各国依托双边能源合作机制,促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向更深更广发展:研究共同推进能源合作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继续加强在多边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加强与各能源国际组织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俱乐部。
◆ 5月10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
文件从合作框架、合作领域、合作机制、愿景展望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理念和实质,总结了三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的丰富成果。
◆ 5月5日,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务实高效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体系、支撑与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合作基地,制定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政策和措施;用5-10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环保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环保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