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摘要:叙利亚空袭已经过去了快一周了,可是空袭之后的影响至今都还在。国际油价已经出现疯狂“六连涨”,特朗普的“战斧”导弹扔出了9000万美元,却助推了油价攀升。


  叙利亚空袭已经过去了快一周了,可是空袭之后的影响至今都还在。国际油价已经出现疯狂“六连涨”,特朗普的“战斧”导弹扔出了9000万美元,却助推了油价攀升。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叙利亚空袭已经过去了快一周了,可是空袭之后的影响至今都还在。4月6日,美国在叙利亚扔下了近60枚“战斧”。受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影响,当周国际油价走高,纽约油价上涨2.96%,伦敦布伦特油价上涨4.56%。国际金价当周微涨0.49%。

  国际油价当周最后四个交易日连续上涨。截至11日收盘,国际原油已经来了一个惊人的“六连涨”,布朗特原油价格为56.23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为53.40美元/桶。

  美国赢了石油市场

  三年多的石油低价,让俄罗斯人低下了头,让OPEC产油国勒紧了裤腰带。反观美国,低油价下未雨绸缪,先是在2015年底解除原油出口“紧箍咒”,允许美国原油进入国际市场。

  随后我们看到,美国页岩油商在2016年下旬开始布置钻机,增加美国钻采活动。随着特朗普竞选释放积极信号,美国原油产量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美国一跃成为了原油生产大国。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24日当周的美国原油日均产量914.7万桶/日,较上年12月份日均产量增加33.7万桶/日,比上年同期日均产量增加12.5万桶/日,增幅为1.39%。

  美国原油增产,直接导致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3月3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57万桶,总量创下5.355亿桶的新纪录。

  对于眼下的原油富足的美国来说,家有余粮,便逐步开始了“原油出口”的生意,以此换取更多的美元回流到国内。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周二公布的数据,美国2月向中国出口了808万桶轻质原油,为2015年底美国废除原油出口禁令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2月原油出口达到创纪录的3120万桶。

  美国原油囤积,高效率生产,却在买家上面,既市场份额上面遇到了问题。待价而沽的商品没有买家,是不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作为原油进口地区的东北亚,会大老远的漂洋过海跑到美国购买原油吗?从数据上来看,近些年购买美国石油最多的还是好邻居,加拿大。反观东北亚,中日韩的数据则显得微不足道,可以简单理解为面子上的交易。

  所以说,假如有更好的选择,东北亚不会花费额外的“快递费”去买美国的原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这么一个方法——让中东的油路紧一紧。

  众所周知,叙利亚虽然不是主要的产油国,但是其地理位置极为微妙。在叙利亚周围盘踞着OPEC主要产油大国,伊拉克是其邻居,沙特与之相隔百十公里。尤为重要的一点,叙利亚身在地中海,影响着地中海的原油运输。

  美国的导弹是一种姿态,好像在发出有力的声明:“是非之地,闲杂人等没事的别靠近,我就要在叙利亚大干一场,炮火不长眼,打到了谁家的油轮什么的别怪我”。

  美国姿态摆出来了,叙利亚乱了,中东再一次成为是非之地。

  匪夷所思的是,开工仅一周的利比亚最大油田sharara油田为此在上周六选择关闭。有分析认为,美国的空袭让中东各国对地区稳定产生了担忧。介于此,利比亚油田的关停,国际油价再一次攀升。

  中东局势再一次成为原油市场投资者们需要考虑的因素,那么作为身在局外的原油进口国,肯定不想自己的油轮被“战斧”当成猎物,更不想拿本国利益悠关的大事来中东冒险,所以自然会尽可能的选择回避“中东战场”这个是非之地。

  最后,中东有油不能买了,怎么办?

  这时,买油国“回首一望”美国大量开采的页岩油正在“整装待售”。为了规避风险,这时候原本用来买中东石油的钱,都统统跑去美国购买美国的石油。

  不得不说,美国特朗普的这一“战斧”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为“石油美元”增力助威。这几十枚战斧,不仅长了石油价格,还能为美国带来一波疯狂的买家。

  特朗普的石油梦

  或许很多人到今天还是都搞不明白,自由民主的美国人,怎么选择了一个商人来作为他们的总统。

  随着特朗普入主华盛顿,个中缘由也日渐清晰。深陷经济泥糟中的美国人迫切需要一个马上能让自己生活好起来的总统,所以美国人不愿意相信那些政治骗子画的大饼,因为“饼”太遥远,远饼难解近饿。

  相反,特朗普是一个“务实”的商人,相比于太遥远的“战略”和虚头巴脑的“视野”,他更注重的是眼前即得好处,唾手可得且能马上让美国人尝到甜头的利益。

  所以,与其说特朗普是一个商人转型的政治家,倒不如说特朗普是一个懂政治的商人。对特朗普来说什么都没有让美国富裕起来更重要,也就是说“美国优先”的策略是其根本要义。

  有了“美国优先”的这个主题思想,特朗普执政之后的每一步都要为美国本土服务,而不是“国际秩序”。

  既然为美国本土服务,那么在哪个领域能短时间内,显而易见的提高政绩呢?特朗普及其内阁思来想去,选择了疲软三年的石油行业。说干就干,于是特朗普便有了一个“石油梦”。

  为了梦想,“百日新政”的特朗普额外增加了在石油领域的关注点。先是释放出积极信号,让美国油企动起来,加大石油开采活动力度。随后特朗普政府继续深入,批准搁置多年keystone管道项目。再后来,签订政令扫除环境保护壁垒,为石油企业一路亮绿灯。

  特朗普说,这是“美国能源生产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将解除对美国能源生产的限制、废除政府的干涉并取消扼杀就业的规定,从而 “带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梦想,让美国再次富裕”。

  一路走来,特朗普的石油梦进展的相对顺利,但是效果不是特朗普想要的,似乎没有达到特朗普的预期。美国劳工部宣布,美国失业率从4.7%下降至4.5%。美国3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9.8万,市场预期增加18万,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3.5万。

  为了进一步实现特朗普总统的“石油梦”,刺激美国石油生产商的积极性,油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市场杠杆撬动整个石油行业。

  一切都是看似如此的巧合,却中有运筹帷幄。

  前面一路铺平,就差一个导火索。由此看来,只有两个地方可以放一炮马上走人,一个是群雄征战的中东,一个是“波涛汹涌”的东北亚。所以,我们看到了美韩升级军演刺激朝鲜,一边又是美国在中东各种指责寻找火源。

  没办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叙利亚也是凑巧了来了一个或许有化武的罪名。刚好,美国人等都不用等,还谈什么调查,果断的仍来了几枚导弹试试水。这是一个“炮仗”即有敲山震虎的功能,也做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还在盟国面前提升了“大哥”光辉形象。最主要的是提高了油价,迎合了国内石油生产商。

  这里不得不说特朗普真的很“商人”,眼前60枚导弹扔出去之后,油价像是听到了招呼一样应声上涨增加了2%。

  有人会说,既然打仗可以让美国赚钱,那么为什么只扔几个导弹就走了?这个其实很简单。有句话说的好,兹事体大。有些仗不是你想打就能打的,小打怡情有利,大打伤筋焚身。另外,这几枚“战斧”只是初试牛刀,先看看效果。

  看到这里,有人会反驳说,美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油价上涨对美国来说也是不利的。有这样看法的人,君可曾记否,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14年前,小布什指责萨达姆保有大量生化武器,从而在伊拉克开战。石油从30美元一桶,逐步走高,最高时一度达到140美元。美国,也通过伊拉克战争,再次树立起“石油美元的标杆”。

  当前,美国国内债台高筑,迫切需要“石油美元”策略,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回流更多资金,继续维持美国霸权。与此同时,低油价让不产油的欧元与人民币受益很久。因此,如何增强势美元推升油价,便成为了美国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尤其美国的经济复苏不太好,而中国与欧元区咬得比较紧的时候,推升油价战略就更为迫切。

  而特朗普的“怒射”也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美元的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石油梦”护航。特朗普的石油梦和“石油美元”是一体同源,这个毋庸置疑。

  一枚战斧导弹的市场价值约为150万美元,市值刚好相当于北京三环的房价。作为一个 “合格”的商人,特朗普拿着9000万美元可能不是用来看“烟花绚烂”。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