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一重一月份实现销售收入6.05亿元,新签订货合同23.92亿元,销售回款8.27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并实现扭亏为盈,扭转了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24个月亏损的局面,实现了一月开门红。

中国一重一月份实现销售收入6.05亿元,新签订货合同23.92亿元,销售回款8.27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并实现扭亏为盈,扭转了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24个月亏损的局面,实现了一月开门红。
近年来,由于受宏观环境、市场及企业历史包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合同订单不足、货款回收困难、产品任务量不均衡,陷入了历史罕有的困难和挑战,2015年、2016年连续出现巨额亏损。其中,2015年公司新增订货52亿元、2016年上半年新增订货16.5亿元。2016年下半年,公司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全年新增订货达81.2亿元,由于公司产品生产周期一般在一年半以上,新增订货未能在2016年形成产品销售收入,但为公司实现扭亏为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自2016年5月份以来,公司围绕脱困攻坚中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结构调整,确立了专项装备、核电装备、石化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六大业务发展板块,确立了以市场为核心、以营销为龙头的生产经营机制;公司大力开拓市场,调整了营销机构设置,对营销人员实行了高薪、重责、严惩的政策,有效地调动了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司董事长刘明忠亲自率队,先后拜访20余家央企总部,与近50家中央企业进行了沟通联系,有力地促进了营销工作的开展。在对外合作方面,公司以强强联合为目标,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先后与中国核建、中国节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就高温气冷堆项目和垃圾焚烧项目进行合作。
1月7日,公司新签合同实现重大突破,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的锻焊加氢反应器和环氧乙烷反应器设备的制造合同,合同总金额超过15亿元,是中国一重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石化项目订单。
有分析人士表示,一重一月开门红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复苏,更得益于公司提质增效的系列措施,虽然2015年、2016年的亏损可能让公司带上st的帽子,但公司生产经营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在手订单充足,这些都将支撑公司在2017年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