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改问题上,政府主管部门已经从制定宏观政策到抓具体事宜转变,是推进改革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
近期,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对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颁发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为拥有配网运营权主体颁发电力业务许可证,一是为增量配网试点主体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二是明确新增主体供电区域,三是完善电力市场监管。在电改问题上,政府主管部门已经从制定宏观政策到抓具体事宜转变,是推进改革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
电力业务许可证是配售电公司经营的主要门槛,获得这一牌照,售电的合法性才能得到保障。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是电改的重大进步,在固有的电力市场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诸多“非法经营”的自备电厂,在多年的黑户身份后得以转正。
从文件本身看,最大的亮点在于配电区域的划分问题。文件提出,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在提交电力业务许可申请前,应当取得配电区域的划分协议书或意见。
无法达成配电区域划分协议或意见的,由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根据配电网项目核准内容、电网实际覆盖范围,并综合考虑电网结构、电网安全、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确定配电区域。
配电区的划分动的是电网企业的利益,这将是异常激烈的博弈。
除上述通知之外,现阶段,事关电改成败的核心配套文件《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等核件已经发布,电力市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下一阶段,电力体制改革将以试点省份为着力点,通过改革释放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