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郑州垃圾分类倡导了18年,有不少收获,却难见成效。作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从2000年就开始探索实施垃圾分类,至今实施了17年,这些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到底是怎么实行的?上周,记者连续6天走访杭州、广州和深圳3城,从居民家中到垃圾处理场,见证了家庭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分类之旅。
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不自觉,环卫工就成为广州市垃圾分类补漏的重要的环节。
垃圾分类 第1步
居民在家中分类,扔垃圾需定时定点
志愿者教给居民的最简单分类方法:“干湿分离”
65岁的刘先生家住广州市越秀区华乐街一老旧小区,2012年,广州加大力度推广垃圾分类,刘先生所在的小区因人口流动性小,管理方便,被列为试点小区之一。
那一年,每逢周末,总有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年轻人到刘先生家里,一样一样告诉刘先生,垃圾要怎么分类。
“干湿分离,湿的是厨余垃圾,干的是‘其它垃圾’。”刘先生说,以前,垃圾囫囵扔进一个垃圾桶,现在不一样了,剩菜剩饭、烂菜叶菜根和果皮要放一个垃圾桶,其它垃圾要放在另一个垃圾桶。为了垃圾分类,刘先生添置了4个垃圾桶,每个房间再加一个垃圾桶。志愿者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干湿分离。”刘先生现在已能熟练地将生活垃圾装进不同的垃圾桶里。
家里的垃圾桶装满后,扔垃圾不是随时都能扔。刘先生的小区里设置有垃圾回收点,摆放有两个垃圾桶,垃圾桶上标注着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字样。这两个垃圾桶,每天上午7点到9点和下午的6点到8点开放,允许居民投放垃圾,过了这两个时间段,垃圾桶会被锁上。
除了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广州市在每个社区设置了有害垃圾回收处,用于回收居民的过期药品、有害物质等垃圾。此外,每个社区还设置了废旧衣物回收箱。越秀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居民的有害垃圾和废旧衣物都是极少量的,如果每个小区都摆放垃圾桶回收这两类垃圾,会增加很多转运负担。
和广州不同的是,杭州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里,设有多处垃圾回收点,每个回收点被做成灰色小房子,垃圾投放口分为两种颜色,绿色的窗口接收厨余垃圾,黄色的接收其它垃圾。小区门口还摆放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可回收物的垃圾桶主要回收一些尚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饮料瓶、纸箱等。
在杭州、广州和深圳,垃圾投放、转运都有时间限制,这样能防止垃圾堆积污染环境。目前,三城均在大力推行分类垃圾的“定时定点”投放。但是,走访中发现,在错过投放垃圾时间后,仍有居民把垃圾直接扔在垃圾桶旁的地面上。环卫工坦言,这是个别居民素质问题,他们也很无奈。
延伸阅读:
浙江经验:垃圾分类“取经”在金华
垃圾分类 浙江凭啥领跑全国 ——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浙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