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原则:

因煤制宜;

因炉制宜;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适用范围:

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火电厂的规定一致,适用于以煤、煤矸石、泥煤、石油焦及油页岩等为燃料的火电厂,以油、气等为燃料的火电厂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主要燃料的火电厂。

亮点:

一是全面系统地支撑环境管理;

二是系统指导火电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火电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统筹协调各污染治理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

环境保护部于近日发布了《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加强火电厂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等各类污染物的系统性污染防治,推动火电厂各环节环保工作相互协调的环境管理模式,促进火电行业健康发展。日前,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就这一技术政策的有关问题及如何理解、贯彻这一技术政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有哪些亮点?

答:《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积极推进火电厂污染物防治装备和污染防治技术的进步,体现了注重全要素、系统性的污染防治,为火电行业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污染物达标排放技术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贯彻实施等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是全面系统地支撑环境管理。目前,我国现有的火电厂污染物防治的技术政策,主要是针对单一要素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如《火电厂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等,且现有技术政策颁布时间较长,指导火电厂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不足。本《技术政策》的内容全面覆盖火电厂所有污染要素,对火电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分别给出了治理原则和措施。特别是针对火电厂的大气污染防治,提出“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应以实施达标排放为基本要求,以全面实施超低排放为目标”,分别提出火电厂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和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选择原则。本《技术政策》的提出为环境管理部门在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污染物减排目标和规划的实施、环境管理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是系统指导火电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火电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技术政策》中污染防治技术的选取均按原理进行分类,规避了政府文件为企业背书的现象,为行业发展创造了健康、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环境。例如,本《技术政策》在火电厂超低排放脱硫技术选择中,提出“石灰石-石膏法应在传统空塔喷淋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煤种硫含量等参数,选择能够改善气液分布和提高传质效率的复合塔技术或可形成物理分区和自然分区的pH分区技术。”

同时,本《技术政策》统筹协调各污染治理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火电厂脱硝、除尘及脱硫等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各设施之间的协同作用,全流程优化装备”“火电厂烟气中汞等重金属的去除应以脱硝、除尘及脱硫等设备的协同脱除作用为首选,若仍未满足排放要求,可采用单项脱汞技术”等,为火电厂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政策指导,实现了各环节环保工作相互协调的环境管理模式。

延伸阅读:

环保部关于发布《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附全文)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