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本文主要介绍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土壤洗涤技术。

原位玻璃化技术是指通过向污染土壤插入电极,对污染土壤固体组分给予1600~2000℃的高温处理,使有机污染物和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如硝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等得以挥发或热解从而从土壤中去除的过程。

其中,有机污染物热解产生的水分和热解产物由气体收集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熔化的污染土壤冷却后形成化学惰性的、非扩散的整块坚硬玻璃体,有害无机离子得到固定化。

该技术的特点是:

(1)原位玻璃化技术适用于修复含水量较低、污染物深度不超过6m的土壤。

(2)不适用于处理可燃有机物含量超过5%-10%的土壤。

(3)该技术处理费用较高,且土壤含水量会增加处理成本。有很多因素会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如碎石重量超过20%。

(4)低于地下水位的污染修复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反灌;加热土壤可能导致污染物在地下向清洁区域移动。

(5)固化的物质可能会防碍到未来土地的使用。

(6)需要处理修复过程中排放的气体。

该技术的修复成本是500-8000$/m3,修复周期是6-24个月,可以去除的污染物有非卤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卤代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非卤代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卤代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燃料、无机物、放射性核素、爆炸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物去除率>90%。

延伸阅读:

干货|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土壤洗涤技术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原位生物通风技术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之原位生物降解

原标题:【原创】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玻璃化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