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产生垃圾。当前,湖北荆州市“五城同创”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即将迎来“国检”,其中,垃圾能否得到科学有效处置,成为成功创建的关键因素之一。

即日起,荆州发布推出“关注垃圾处理”系列报道,以期通过详实的剖析,唤起人们对垃圾科学处置的强烈共识。

过去的荆州,受制于“垃圾围城”问题。

6年前,对于垃圾的处理,多采取填埋方式。现在的文湖公园就是上世纪80年代垃圾填埋的产物。然而,垃圾填埋这种方式难以持续,荆州地属平原湖区,但简易填埋既要占用大量土地,还易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不少人发现,荆州中心城区的“垃圾围城”问题已悄然解决。

改变始于2011年,这年6月,荆州市集美热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据了解,除填埋和焚烧发电外,还有一种垃圾处理方式,即堆肥,但农业堆肥又无法分解垃圾中的无机物。三者相较而言,焚烧发电简直堪称“小清新”。

荆州日报记者了解到,荆州中心城区现日均产生垃圾约1000吨,庞大的体量通过6年前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了最大减量。“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基本能做到日产日清。”市城管局市容环卫科科长顾全告诉荆州日报记者,荆州中心城区共有27个垃圾中转站(不包括在建),通过它们,可以将生活垃圾压缩打包到焚烧发电厂。

“如此多的垃圾,若被填埋处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的伤害是不可想象的。”顾全边回忆边摇头,垃圾填埋场污水横流、蚊蝇乱舞、恶臭扑鼻的一幕,再次闯入他的脑海。只有经历才更懂得,垃圾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难以补救。

据介绍,荆州城区原来只有一个垃圾填埋场,一年可以吞掉未加任何处理的30余万吨垃圾。“填埋场黑乎乎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里,那污水毒得很。”曾经的养鱼户老徐告诉记者,当时污水漫进了他承包的鱼塘,曾导致数万斤鱼死亡。

“说是填埋,其实只是集中堆放,没有进行任何处理。”顾全解释说,当时由于资金有限,根本顾不上污水处理和用泥土压实。

然而,这既让填埋场附近居民和商户承受着恶劣的环境,又难以解决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投放问题。于是,一车车的生活垃圾肆无忌惮地在城区到处“安营扎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