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宏观趋势

回顾2016,与环保产业依然强劲发展的基本面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年没有一家主营环保企业在A股实现完成IPO。不少企业早在2014年就交了IPO材料,但却在IPO通道中苦苦排队至今。在此窘境之下,企业老板着急企业成长、投资人急着退出、企业员工急着兑现股权收益。2017年,对这些“苦逼”的环保企业来说,或许终于要熬到头了。

近期,一系列好消息与环保企业IPO有关:

首先是证监会发牌加速,去年年底,证监会加大每月IPO批文下发量已从两批增至三批,每月获批企业接近40家。如2017年保持这一水平,全年将有多达500家企业实现上市。环保企业的上市路自然也会得以拓宽;

其次,实际上已经有企业在新年伊始实现抢滩登陆,业内知名的博天环境,浙江绍兴的电厂烟气治理工程商德创环境两家企业发行已经敲定,而中持水务首发也得以获批。近期证监会对环保产业明显的“慷慨”或许透露这样一个信号——资本市场的审核方因对环保产业的经营特点有所熟悉和理解,对环保产业的社会公益属性有所考量而对IPO环保企业关注度上升。若真如此,还在等待的一众企业接下来的IPO旅程无疑将更加通畅;

此外,证监会最近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502号建议)的答复中称证监会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证监会将继续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行上市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如此的官方表述给了怀揣IPO计划的环保企业家们一针强心剂,也让前面的猜想不再捕风捉影。

宇墨咨询认为,在种种利好的因素作用之下,积攒已久的IPO势能将很可能在今年爆发,2017将可能成为新的“环保企业IPO年”。

新三板方面,由于IPO渠道渐有疏通之势,有实力迈上此台阶的环保企业对新三板的考虑程度自然会下降。因此,近几月新三板新挂牌环保企业出现了明显的小型化趋势:本月新增挂牌企业9家,但9家企业的资产规模之和不足5亿。企业名称、所在地域及从事业务详见文末上市地图。


看点

• 上市的意义:软实力

博天环境是水处理行业,乃至全环保产业最为知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非上市公司的身份却一直让其显得尴尬。因此,博天早在2014年就申请IPO,并于年底由证监会预披露。其后,便是漫长的等待。2017年1月,博天终于获得证监会发放的IPO批文,于2月上市交易。对于博天这家企业的信息,完全不需在此做更多的介绍。宇墨希望就环保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提出的一个观点是:在资本界依然对环保产业抱有足够的兴趣的当下,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要稍有亮点,在融资方面都不会显得过于窘迫,而细分领域龙头则更是被资本所争相追逐。以博天为例,即使未登陆资本市场,2014-2016年,企业的资产规模依然从20亿元增长至近50亿元。而IPO首发4001万股,也仅募集资金2.7亿元,可见融资并非博天上市最为急迫的目的。在此环境下,上市对于企业的意义,更多在于软实力的提升。如企业商誉、国际品牌价值、公信力、人才吸引力等等,这些软实力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将直接反映在日渐激烈的环保项目争夺中,是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

延伸阅读:

1月环保产业并购地图——PPP运营项目公司成热门标的

博天环境成功上市 资本助力环保产业走向新格局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