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汪剑超团队让居民们积极参与的秘诀在于——他们实施积分回馈制度。除了便于垃圾投递、收运全程信息化管理外,用二维条码跟踪量化居民垃圾投递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将垃圾重量转换为积分,并直接记入用户的账户当中。用户们用投递垃圾得到的积分来换购礼品,积分量化环保贡献的同时,也容易让他们心中产生成就感


汪剑超从中科院研究所毕业后进入微软公司担任工程师,一次到美国出差,他在微软的员工餐厅里“被每个人用日常行动来保护环境的行为震撼到了”。他端着盘子走到四五个垃圾桶前,不知道该怎么分,一个美国同事手把手教了他,“我们国内大家更多是埋怨社会、政府,而不是身体力行去做些改变,我就希望去做些事情来改变这个现状。”

从那之后,他开始关注垃圾分类。“不仅是和垃圾打交道,更多是在和产生垃圾的源头——人,打交道。”他认为通过技术、设计、大众行为学等方面来影响人类,改变人们的习惯,“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也非常有意义。”

放弃掉稳定的微软工作,转向环保领域,他自我感觉还挺好:“我记得小时候吧,家长都会这么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收破烂。没想到我好好学习了,反而成了个专业收破烂的……”

分垃圾如同玩游戏

作为技术帝,就算是“收破烂”,也要收得跟别人不一样——他定制了一套企业信息系统,在所有垃圾收集、分类、再生利用的环节上,运用大数据的方式,专做垃圾资源化处理。

这个企业信息系统记录了每一户参与垃圾分类居民的详细数据,具体到这个垃圾是谁的、这个居民住在哪、他家里面的大致情况、他所在的小区情况等。

与以往相关部门做垃圾分类的方式不同,汪剑超所在的团队不仅仅将垃圾分类停留在“发传单挂横幅”的宣传层面上,而是把宣传动员、回收运营和资源化处理统一起来,变成一个系统的运营服务,真正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帮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汪剑超认为,资源化是其中最直接的一步,即把该当作资源的垃圾从普通垃圾里面分出来。因此,他们只对可回收垃圾进行搜集。

在汪剑超设计的系统中,居民们开始觉得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件难做且无聊的事情,而是简单又好玩。

首先,居民们会得到一个绿色地球的专用垃圾分类袋,袋上对可回收垃圾的种类进行标识,以便他们对号放入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其次,他们要将这袋可回收垃圾丢入绿色地球专门在小区内设立的分类箱中,这个箱子外形美观,最大的设计点在于“防翻拣”——打包好的可回收垃圾丢入箱子后,会被贴上专属的二维码,这意味着这袋垃圾就是居民的个人财产了。过后,绿色地球的垃圾收集车会开到这个社区,把一天积累下来的可回收垃圾统一运走。

下一步,就是把这些可回收垃圾在绿色地球专门的分拣平台上进行分类。纸、塑料、金属等整齐扎堆,细分为30-40类,几天内,它们将分别被送往成都某纸厂、塑料厂和牛奶厂,重获新生。

汪剑超团队让居民们积极参与的秘诀在于——他们实施积分回馈制度。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