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身份证人人都有,但是给入河排放口也配上“身份证”的你见过没?有了“身份证”的入河排放口能发挥何种与众不同的功能?
记者从浙江省治水办了解到,为加强入河排污(水)口监管,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浙江省省开展了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河畔雨水口的蓝色标识牌。王雯摄
管网地图,彩色分标
二月的杭州恰逢冬末春初,梅花盛开,柳叶出芽。跑步晨练的市民发现,在拱墅区古新河米市巷段的入河排放口附近都出现了一块醒目的标识牌。
古新河米市巷段有2.4公里长,沿河有46个大大小小的雨水排放口。怎么“严管”才能保证污水不能借着雨水管道流进河道?街道试点了一个“彩色”的治水办法:根据排水口性质,按照红、黄、蓝3种颜色进行区分。沿河46个排水口,红色代表来自居民小区的管道,蓝色是公建单位,黄色是市政道路。不同颜色的标识牌悬挂于排水口上方,编号、排水口规格、监管责任人和电话一目了然。游步道上,还有块牌子标注“管网地图”,具体负责河长、段长的手机号码。
“治水不是运动式、一阵风,必须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设置标识牌,就是治水长效监管的基础性工作,相当于给入河排污(水)口发了个‘身份证’。排的是什么水,污染源有哪些,全部信息一目了然。”浙江省治水办副主任、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以淼告诉记者,入河排放口是污染物进入水体的主要通道,管住了这些排放口,就管住了入河污染物通道。只有将这项基础工作做扎实,才能有效倒逼岸上污染治理。
去年以来,浙江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显著,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比例为77.4%,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2.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然而,治水并非一蹴而就。面对黑臭河反弹的压力,自去年6月开始,浙江省对所有入河排污排水口进行摸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条河道入河排污(水)口的数量、位置、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二是每个排污(水)口汇入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企业、三产服务业(包括洗车、美容美发、餐饮等)、畜禽养殖场、生活社区、矿山等。在查细、查透、查全、查深的基础上,又建立入河排污(水)口信息化档案并予以公示。
截至去年底,共排查出入河排污(水)口33万个,列入整治范围有9万多个。
一口一策,分类整治
摸清入河排污(水)口只是开始,重责更在清理整治。浙江省将此次专项行动与工业园区污染专项整治、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相结合,对所有入河排污(水)口进行逐一清理、整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