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环保网讯: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是关键。近年来,浙江因地制宜开展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加强垃圾投放设施、运输车辆、中转站和末端处置设施建设。

2010年,杭州市率先在全省推行垃圾分类,浙江其他各市也相继实施。2015年和2017年垃圾处理分别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15年省内所有设区市均已开展垃圾分类,各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50%,2016年收集覆盖面达55%,今年的目标为70%。
目前,浙江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1800余座,末端处置设施110座,其中填埋场52座,焚烧厂44座,餐厨垃圾处置设施14座,总处置能力达5.9万吨/日,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9.26%,位居全国前列,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5.1个百分点。

从垃圾末端处置方式看,浙江现行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主要采取焚烧、填埋和餐厨无害化处置三种方式。从处置体系看,各设区市本级基本建立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基本满足垃圾分类处置要求。
为缓解“垃圾围城”现象,“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被写入2017年省政府十方面实事。
今年浙江将新建16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新增日处理能力1100吨以上。目前16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已全部开工建设。具体名单↓
